正向教育實踐現場-自我控制(情緒智能)

Tiffany Lee
5 min readJul 13, 2019

--

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

這篇文章中,我曾短暫提到美國某中學從正向心理學的24個性格優勢中選出了其中七個最重要的特質,「自我控制」也名列其中。

不知道你是否跟我有同樣的疑問:當整個世界追求「開放」、「自由」的教育風格時,「自我控制」在這名單上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?!

「自我控制」之所以被重視,主要原因之一應該是來自著名的《棉花糖實驗》:1970年代,心理學教授沃爾特‧米歇爾(Walter Mischel)帶領學生在史丹佛大學的附設幼稚園進行一個測試。他們讓接受測試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內,給他一塊棉花糖,告訴他:我會離開15分鐘,如果這段期間你沒有把棉花糖吃掉,那我就再給你一塊。米歇爾教授之後持續追蹤這群受試者,發現驚人的結果:當初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-也就是能夠控制自己抵擋誘惑的孩子,無論是學業、經濟、健康、甚至人際關係的成就都比較高。

其實後來有不少研究推翻了米歇爾教授的結論,他們發現,自我控制影響孩子的成功程度還遠不及他們原生家庭的社經背景。

「所以」,你會問:「那表示我們就不用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了呀!」

我的想法是:對,也不對。自我控制固然無法保證孩子未來一定成功,但是無法自我控制的孩子,長大後一定問題多多。那麼,是哪一個特質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未來成功?我提出用另一個概念來詮釋自我控制,就是「情緒智能」(Emotional Intelligence)。

情緒智能在1990年代因為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‧高曼(Daniel Goleman)的著作《EQ》而廣為大界所知,高曼發現EQ(Emotional Quotient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)可以影響一個人在職場上是否能成功,比IQ更為重要。他提出EQ包含五個面向:

自我覺察(Self-awareness)

自我規範(Self-regulation)

自我激勵(Motivation)

同理心(Empathy)

社交能力(Social skills)

因為EQ涉及的範圍很廣,所以它的部份面向也跟我們前述的七項重要特質重覆,這次我先針對自我覺察、自我規範及自我激勵做進一步的探討。

自我覺察、自我規範及自我激勵這三個面向,我通常會結合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以及我在薩提爾溝通模式的學習,把它們轉化成三個具體行為:

1. 覺察情緒:我現在有什麼情緒?生理表徵有什麼變化?情緒的背後又是什麼感覺呢?

2. 了解情緒:我為什麼會有這個或這些情緒?是哪件事引發它呢?

3. 管理情緒:我坦然面對自己的情緒,可以決定要待在這個情緒裡去體會它,或跳脫它,既不壓抑也不放縱。

我認為,若一個人在面對情緒時可以有上面這三個行為,他其實是一個情緒智能很不錯的人,也會是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好的人,因為大部份的人之所以行為失控,導火線都是情緒失控。成人要做到上面的三個行為,已經非常不容易,那麼我們怎麼培養幼兒的情緒智能呢?

Photo by Morgan Lane on Unsplash

在《熊媽繪讀小學堂》的課堂裡,我透過主題式的課程架構,把「情緒」列為重要主題,除了教孩子如何辨認這種情緒(及英文的說法),也透過多本相關繪本的內容,跟孩子討論當他們生氣或悲傷的時候,身體會有什麼反應?如何面對這些情緒?

另外,孩子在上課時也可能因為自己或別人的因素而有一些情緒反應,由於小小孩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,此時我就會運用薩提爾溝通模式跟他對話:「你現在很生氣嗎?」「你是不是因為XX而覺得難過?」幫孩子說出他無法表達的情緒,然後同理他:「我看得出你現在很生氣,覺得身體快要爆炸了,對嗎?」「你現在一定很傷心吧!」然後我會試著引導孩子自己說出解決辦法,比如:「我可以幫你做什麼呢?」如果孩子不知道,我會試著問他要不要冷靜一下想一想,我們待會兒再討論。大部份的孩子在這時情緒都要得到一些抒發,也覺得被理解,就不會一發不可收拾;有些孩子沒辦法那麼快調整自己,那我就給他多一點時間,陪伴他去感受這個情緒,情緒過後,再引導他說出感受或思考解決辦法。

我甚至也會教孩子靜坐,當然孩子不知道他們在靜坐,他們都戲稱是「練功」,每當孩子煩躁不安時,我只要說:「腳腳打叉叉,Let’s take five deep breaths(深呼吸五次)」,孩子都會知道我要請他們靜下心來,也會很可愛地閉上眼睛認真數息。

除了在課堂上的學習與互動,我覺得培養孩子情緒智能的最佳方式,還是透過大人的身教,特別是父母。因為,靜下心來想想,我們表達情緒的方式,其實跟父母是很類似的,因為孩子通常不是照我們說的去做,孩子是觀察我們做的而去做。所以把焦點回到自己,如何做一個具有情緒智能的成人,才是我們最大的功課。

--

--

Tiffany Lee
Tiffany Lee

Written by Tiffany Lee

陪伴過度努力的你,用生命影響生命,引導你活出幸福圓滿的人生/// 職場與人生教練/ 美國The Flourishing Center正向心理學實務CAPP證照/薩提爾自我探索工作坊/非暴力溝通訓練/跨國企業經理人

No responses yet